第023章 讨逆中郎将(1 / 3)

洛阳,南宫中德殿。

刘宏高坐于龙椅之上,看着殿上的众臣,怒道

“如今冀州大部沦陷,衮州、豫州、徐州及荆州更是烽烟四起,难道你们都没有任何对策乎?”

这时,袁隗出列道“皇上,如今冀州战事虽然进展缓慢,不过有皇甫将军与卢中郎将在,当不会有太多的担忧,再者豫州,有何将军主持战事,老臣觉得剿灭黄巾也只是迟早的事情。”

刘宏听了,心中很是不喜,现在有些怀念起杨赐来了,如果他在,定会给自己出谋划策,他现在有些后悔当初把杨赐父子贬为庶民了。

就在这时,一位年约五旬的老者出列道“臣王允有本上奏。”

刘宏烦燥的道“说吧。”

“是,皇上。”

然后拿出一本奏折道“臣有北海战报,及琅琊郡守诸葛玄的奏章,还请皇上过目。”

刘宏听了,有些无奈的道“呈上来。”

说完,就有黄门走过来,把王允手中的奏折接了过去,然后恭敬的送到了刘宏的手中。

刘宏看了一眼殿上低着头的王允,然后才打开了奏折。

待他看了不久,脸上的喜色开始浮现,看完后,刘宏大喜道“好,好,好呀,不愧是杨赐的儿子呀,哈哈哈,朕有这等虎臣,何愁黄巾不灭呢?”

众臣听了,个个都莫名其妙,不知道这黄巾怎么就跟杨赐的儿子扯上关系了,毕竟那杨彪如今可也回到弘农了,听说两父子整日耕读为生,倒也过得逍遥。

只有王允一脸淡定的笑了笑道“皇上,杨公一家,真是忠烈之门呀。”

“好,好,哈哈哈,来人,传朕旨意,杨赐次子杨林,讨贼有功,平定青州黄巾,进即墨亭侯,食邑三百,封讨逆中郎将。”

众臣听了皇帝的这一番话,马上议论纷纷,这杨赐什么时候有了个次子,而且好像还在哪里立了军功一样,这时袁逢出列道“皇上,不知这杨林有何功绩,竟能得封侯拜将?”

刘宏听了,哼了一声道“哼,这杨林,年不过二八,如今带着贾云家中府丁,破管亥于贾府,更是在北海大破何仪何曼,如今又解了琅琊之危,斩杀张伯,尽诛张伯部,如今张伯的人头正在途中,不日就到洛阳,到时诸位爱卿定要来此一观。”

听了皇帝的这番话,袁逢也是哑口无言,只得退了回去,如此大功,别说只是一个亭侯了,哪怕得一县侯也是应该的。

更何况是在全线毫无寸进的时候,唯有他一方,可以大败敌军,不管什么原因,他杨林都该大赏特赏。

这时,却听刘宏又道“杨赐教子有方,免除所有罪责,并其对朝廷忠心耿耿,命其即刻还朝。”

袁隗听了,知道这杨氏又回来了,想这天下间,真正能与他袁氏相提并论的,也就是这杨氏了,这些年他一直打压,可惜这杨氏,好像有天佑一般,总能化险为夷,唉,自己老了,以后的事情还得看后辈了。

徐州,琅琊郡。

杨林把俘虏里的精锐挑了个遍,又征得了近万大军。

他把原来的老兵全部全部任命为小队长,分散到所有新兵中,以他的方法朝廷魔鬼式的操练。

如今他经过这几战的胜利,在军中威望日重,且每战必收编一批,如今他手下已有了近两万大军。

据他得到的可靠消息,朝廷封他做了讨逆中郎将,而两万大军,是讨逆中郎将的最高编制了,从前自己是团练军,属于民兵,数量也没有定数。

但是一旦变为了官军,那数量就一定要有定数了,否则将会给自己带来大祸。

既然数量上不能再增加了,那他就只有一个办法,让这些士兵变得更加的精锐。

他如今在琅琊郡里,几乎把琅琊郡里的库房搬空了。

所有的兵器盔甲,全被收刮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