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4.肇新造船厂(1 / 2)

刘根水、李兴联袂而来,苏佚和王行道心里猜着可能是关于技术的问题,因此便向姜明告辞,这不是他们的强项,免得在这里听天书。

“刘根水(李兴)见过督军。”两人走进议事厅,拱手见礼。

“两位免礼,不用客气!”姜明右手虚抬,问道“不知二位今日来见,所为何事?”

李兴道“回督军,造船厂已经修建好,特来复命。”

姜明眼睛一亮,高兴道“不错!比我预期花的时间少一点,没想到你们这么快便掌握了建造方法,值得称赞。”说完,便向两人伸出了大拇指。

在五月份的动员大会上,姜明给两人安排了建造船厂的任务,地址由姜明和他俩共同选定。造船厂在北门江出海口附近,是一处宁静的港湾,距离儋州城不到10公里,一条笔直的三合土马路已经修好,连接盐田、造船厂和儋州城。

刘根水谦虚道“多亏了督军的指点,没有你画的图纸,我们也很难这么快完工。”

姜明轻轻摇头,道“关键还是你们经验丰富,了解造船厂的结构,我只是凭借自己的见识提供了一些建议。至于图纸,那是我的老本行,不值一提哈。”

选定造船厂的位置后,姜明便和刘根水、李兴一起设计造船厂的建造图,有了图纸标注的各种细节,施工便事半功倍,古代则不注意这些细节。姜明是机械专业出身,学过工程制图,画出来的图纸将细节都标注的很清楚,如柱子的高度、直径,路面的宽度等。

李兴是船工出身,在造船厂待过,知道古代船厂的结构和设施;姜明在此基础上,添加一些后世的配套装置,像升降机,有了黄铜制造的滚动轴承,由滑轮组构成的升降机便能应用于造船,减轻人工负担。刘根水是木匠的老师傅,熟悉各种横梁、木柱的架放。三人分工明确,三五天便设计出套的船厂建造图。

想到造船厂已经建好,而自己今天好像没什么安排,姜明决定索性去实地看看,便道“既然船厂已经建好,咱们索性一起去看看,如何?”

两人点点头,道“但凭督军吩咐。”

。。。。。。

三人坐上马车,在督军卫队的骑兵保护下,前往儋州城外的造船厂。两次击败南汉军队加上攻占海南五州,革命军搜罗到不少马匹,组建了一支50人的骑兵排,直属督军卫队。

造船厂建在北门江出海口,离河岸只有二三十米,周围修建了河堤和海堤,用的材料是山上的大石和水泥。造船厂用高大的砖墙围了起来,占地面积足有2万平米。

姜明走下马车,看着眼前的造船厂,赞道“不错!设施齐,船台、滑道、升降机的设置基本符合要求。有了造船厂,咱们就能造出乘风破浪、万里远航的海船。”

古代造船法分成两种,船台和船坞,船坞造船是北宋时期发明的造船法,成为后世使用最广泛的造船法。姜明选择的造船法却是船台,倒不是他不想用船坞,毕竟无论造船或是修船,船坞都是最好的选择。

船坞是指修造船用的坞式建筑,灌水后可容船舶进出,排水后能在干底上修造船舶。如果想利用船坞造船,如何将水排出却是极大的问题,船坞是低于水平面的,想利用挖沟等方法都不可行,只有依靠抽水。

可是如果建造一艘排水量250吨的海船,长约30米、宽7米、吃水3米,船坞的容水量至少1000立方米。如果想靠古代的龙骨水车抽水,不要说根本很难架设,就算是真能抽水,也不知要抽到何年何月,根本谈不上工业化生产,更不要说排水量更大的海船。

在没有好的抽水机器的时候,在船台上造船,再利用滑道将船拉到水里,是最符合目前技术水平的方法。至于船坞,用于建造排水量100吨以下的小船也很好用,古代的龙骨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