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 论功行赏(1 / 3)

桀宋 迷惘的小羊羔 5464 字 2020-11-30

西元前327年,即宋君偃二年秋末,伐越的宋军回归国都,受到商丘黔首的夹道欢迎。

自从子偃上位之后,便是穷兵黩武,战事不断,虽然捷报频传,大快人心,但是对于宋国的国力也是一种极大的消耗。

齐国需要休养生息,宋国在加紧变法的步伐的同时,更需要稳定的休养生息,虽然说光脚不怕穿鞋的,但是子偃想要的不是跟历史上的宋国一般,昙花一现,只留下一个“五千乘之劲宋”、“战国第八雄”的称号。

宋君偃想要逐鹿天下,宋国想要拥有晋身霸主国的资本,就必须要进行变法,改革军事政治,强化中央集权。

打仗,消耗的是什么?

兵力、财帛、粮草……这些东西从哪里来?都是来自黔首的。无耕不战,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社会,耕地极为重要,宋国也不缺乏耕地,缺少的是耕种土地的农民。

人口首当其冲,所以宋君偃在李敖变法的时候,特地点明了一条。就是鼓励生育人口,多多益善,奖励耕战的同时,也奖励多子的家庭。

宋国的人口也有一百多万,根据上一回的人口普查,不包括还被世家大族藏匿的人口,宋国现有的人口应该有一百六十四万多,其中还包括了刚刚并入的阳亢之地的老百姓,和越地的老百姓。

这个人口数量已经不少了,按照这个时代的战争规模,上至五十岁,下到十四岁皆可在必要的时候充军打仗。

也就是说,宋国在紧急时刻,最多可以动员三十万的兵力。呃,当然了,这种事情是在快亡国的时候才能干的出来的,在这个战国乱世,也没有谁会干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。

别的不说,在人口数量上,宋国已经不算少了,仅次于战国七雄最末的韩国。这个时代韩国的人口至少有两百四十万!

但是宋君偃还不满足,继续让李敖出台新的安民政策,发放耕地,解放更多的劳动人口(野人),以吸引其他国家的老百姓前往宋国。宋国的这个地理位置也算不错的,沃野千里,四面都是征战不休的大国,所以想要逃避战火的老百姓也会把宋国当做首选之地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宋军伐越极为顺利,因为越军的主力在东线跟楚军作战的缘故,越国北部防务空虚,形同虚设,所以宋军才能长驱直入,一举攻占了旧吴地。

宋国设立吴郡,加上原来的陶郡、睢阳郡、淮北郡,宋国已经有了四个郡,一百六十四万多的人口,多达六万的常备军。战时能动员不下二十万的兵力,这说明宋国已经具备了一方豪雄的实力了。

“君上!”干骜叩见宋君偃。

子偃见状,虚扶了一下,在众目睽睽之中就挽起了干骜的手,一起上了战车,在战车上谈话。在这个时代,大家都是礼贤下士的,君臣之间还没有后世的那么陌生,不近人情,君王跟臣子之间有时候就像朋友一样,知心知己。

能跟国君乘坐同一辆战车,对于任何一个臣子来说,这都是无上的殊荣。

宋君偃亲切地拍着干骜的手臂道“干骜啊,你们干氏一族满门忠烈,世代效忠于我宋国公室,这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。你的父亲干梁老将军已经故去了,他是一个刚烈的人,宁死也不屈服于齐人的淫威之下,义不食齐粟,感天动地,悲悯世人。”

“干梁老将军是我们宋国的英雄啊!寡人很欣慰,若没有你们父子的鼎力相助,寡人可能也坐不到国君这个位置上的,寡人能上位,你们干氏功不可没。这些寡人都会牢牢地记在心里的!”

听见子偃说的这么声情并茂,感人肺腑,干骜不由得虎目含泪,悲戚地道“有君上的这些话,相信父亲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很欣慰的!”

宋君偃说的这番话透露的信息很多,最关键的是,他并没有忘记干氏的功劳,铭记在心,也说明了他以后还会重用干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