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 合纵 连横(1 / 2)

桀宋 迷惘的小羊羔 4130 字 2019-11-14

子干分析道“自去年赵肃侯甍逝后,魏国便调整了邦交的策略。魏王采用了公孙衍的谏言,几个月来不断拉拢赵国和韩国,试图促成三晋联盟,以抗衡愈发强大的秦国、楚国和齐国。”

“韩赵魏三国由晋而出,有着‘晋阳之战’的团结,魏文侯以来三晋形同一体,而以秦齐楚三国之其中一国无法抗衡三晋,毕竟是独木难支。魏国的邦交意图已经很明显了,就是想要联合韩国和赵国,攻击比邻的齐国、楚国或者是秦国。”

“而龙门相王就是一个引子,在龙门相王之后,魏王和韩侯会盟于巫沙,魏王瑩尊韩侯为王。臣听说魏王也曾向赵国示好,想要尊赵侯雍为王的,但是赵雍认为赵国的国力不足以为王,与诸王一较长短,故而推辞了。不过魏国还在极力拉拢赵国,根据邯郸方面放出的信号,赵侯也是支持三晋为一家,休戚与共的。”

宋君偃微微颔首,龙门相王所带来的影响十分的深远。

在去年诸侯联军伐魏,而大破魏军,宋国取得河内地之后,魏国上上下下便意识到了一股危机。没错,现在的魏国已经不是那个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霸主魏国了,魏武卒也不复当年的悍勇了!

魏国山河日下,整体的国力倾颓之势已经不可挽回了。

在这个时候,被立为太子的魏嗣便举荐公孙衍出来,作为谏议大夫。

犀首(公孙衍)有着经天纬地之才,满腹韬略,口才极佳,他主张魏国联合韩国和赵国,效仿魏文侯的时候,重组三晋联盟,以抗衡愈发强大的秦齐楚三大霸主国。

老魏王被犀首说服了,于是他开始命人向邯郸和新郑奔走,自己也不遗余力地拉拢韩侯和赵侯。

龙门相王可以说是一个契机,秦王驷把魏螢、韩康和赵雍,韩赵魏三国的君主都请到龙门观礼,尊赢驷为秦王。

虽然那个时候并不像《大秦帝国之纵横》里面的秦王那么张扬,魏王和韩侯那么屈辱,给赢驷牵马驾车,但是看着昔日自己鄙夷的秦国,一下子这么耀武扬威地成了王,他们的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儿。

魏王瑩受到刺激了,于是他邀请韩侯和赵侯会盟于巫沙,赵雍推辞了,而韩侯康接受了,随即为韩王。

这王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啊!宋君偃在心里感慨着,口中说道“这么说来,三晋联盟已经形成了?”

子干点了点头道“表面上来看,三晋联盟已经形成了。在公孙衍的极力敦促之下,韩赵魏三国以秦国为假想敌,有意伐秦!”

子偃道“秦国虽然国势日盛,但绝不是三晋联军的对手,只要秦军龟缩在函谷关里,凭借函崤之险峻,当可以使三晋联军不战自退。”

子干知道宋君偃说的有道理,但是心里还是很疑惑,不由得说道“君上,我们宋国不应该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。三晋联盟已经形成,如当年的霸主晋国一般,天下莫能与之匹敌,三晋若是攻秦不成,继而伐我宋国,该当如何?要知道想要三晋的内部不自乱,就必须要一个共同的敌人。”

“这个共同的敌人不是秦国、齐国、楚国便是我们宋国。去年我们宋国的军队刚刚跟三晋联军大战了一场,各有损伤,若是三晋伐秦失利,难保不会转攻我们宋国啊。毕竟宋国比秦齐楚要弱上不止一筹,届时以一敌三,如何是好?”

张烈闻言,也赞同地道“子干大人说的没错,我们应该未雨绸缪,防患于未然。眼下三晋的大敌乃是秦国,但是三晋联盟已成,不说秦齐楚这三大霸主国,就连我们这些比较弱的宋国、中山国和燕国都开始人人自危了!”

“张烈,你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吗?”宋君偃垂询道。

“君上,为了应对强大的三晋联盟,臣以为,应该结好赵国,最好在三晋还没有彻底形成联军之前,与赵侯会盟。同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