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章 风,大风(1 / 2)

桀宋 迷惘的小羊羔 3961 字 2019-11-14

十月末,宋国,拒马河畔。

宋、楚两军终于到了最后的决战阶段,在漫长的河岸线上,副武装的将士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,组成大小一致的方阵,在各自的旌旗的指引之下,在拒马河的宋军营寨的另一头对峙起来了。

“咚咚咚!……”厚重而悠远的战鼓声响彻了这片河畔的原野。

朔风凌冽,已经是入冬的时节,即便宋国的南部极少下雪,这个时候也是风霜满天,刺骨的寒意裹挟在每个人的身上、心里。

出人意料的,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。

或许在常人看来,楚军的兵力几乎五倍于宋军,宋军是不可能出战的,但是昭阳很清楚宋君偃的脾性。对面的主军之人应该是宋君偃没错!

昭阳已经可以断定了,在这个时候能有勇气,渡过拒马河与他们人多势众的楚国大军正面野战的,只有宋君偃!

子偃毕竟不是一般的人,他有着与生俱来的超强的人格魅力,勇武过人,而他作为君主,他的勇武也能感染在这片战场上的每一个宋军的将士。

这就是兵形势家的可怕之处!

宋军的战船和木筏、竹筏都陈列在拒马河的沿岸,战旗招展,黑压压的一大片,看上去气势磅礴异常。

伴着呼呼的朔风,对面的楚军将士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,行走之间,铠甲的交击之声不绝于耳,从远方,从上往下地看下去,只见一大片的黑压压的人头攒动,宛如蚂蚁一般扎堆在一起,密密麻麻的。

若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看到这一幕,不知道会不会心惊胆战继而吓得晕倒过去!

在广袤的原野上,杂草横飞,枯黄的草根随着朔风漫天飞舞,一个楚军的将军拔出了手里的青铜剑,向着对面的宋军方阵高高地遥指着,顿时,偌大的几个楚军方阵里面响起了铺天盖地的喊杀声。

“杀!杀!杀!……”

“吼吼吼吼!……”撕心裂肺的呐喊声响彻了这片原野。

天穹之下,万千楚军将士停止了前行的步伐,在方阵前沿的盾牌手嚯地砸下了手里的长方形盾牌。

这种长方形盾牌是青铜夹着木料打造的,十分坚固,可以抵挡住穿透力极强的箭矢,以及一些剑戟矛戈的砍击。而在这种野战的时候,盾牌手的作用是最大的,因为盾牌阵可以挡住敌人的第一波伤害,还可以给己方的将士打掩护。

昭阳是沙场宿将了,自然很懂得排兵布阵,所以楚军的方阵是最完善,最严苛的。作为主将,他可以使己方的方阵攻守兼备,他可以利用战车队、骑卒、步卒、弓箭手和盾牌手等不同的兵种进行换阵。

春秋战国时代,阵法的演变随着战争的愈演愈烈更加的完善了。而这个时代,恰好正面野战的时候还是占据了主流,所以硬碰硬之下,更加地讲究敌我双方的主将的谋略、眼光,以及兵员的军事素质、配合等因素。

面对着楚国那浩大的声势,相比之下颇为弱势的宋军却是一点都不怂,不遑多让!

“风,大风!风,大风!风,大风!……”楚人喊杀,宋军却是高喊着“风,大风”!

整齐划一的五米长的铜戈绑着银白色的丝带,随着朔风翻飞,持戈的甲士面容肃穆,步履稳健,宛若一团白色的烟云在向前推进。在长戈阵的前沿,是一排长长的宋国武士队。

他们同样高喊着“大风”,一手持剑,一手持盾,手中的青铜剑就这样抵在圆盾上,亦步亦趋地前行着。

渡河的都是步卒,所以宋军这边是没有战马的。

而对面的楚军,其方阵之前有着不少的骑卒正在四处游弋,仿佛是闻到了腥味儿的鲨鱼一般,手持大戟,马鞍上挎着弓箭和斩马刀,副武装地在己方的阵前游弋着。

宋军这边都是衣甲鲜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