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0章 未来的将星(1 / 3)

桀宋 迷惘的小羊羔 5915 字 2019-11-14

每个国家的朝堂上都会有着派系,派系林立,军中也一样,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派系和圈子,相互敌视,争权夺利。

宋国的朝堂也不能免俗,据宋君偃所知,现在宋国的朝堂上具体有两大派系。

一个派系是以亚相苏贺、子干为首的老宋派,一个派系是以相国黄庸、匡章为首的新宋派。

老宋派不必赘言,都是一些原来的宋人大臣,王公贵族,寒门庶子都有,不过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宋人,对于宋君偃忠心耿耿,马首是瞻。

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君上和宋国的好,不过思想比较守旧,尽管他们之中的很大一部分人都支持变法,可是热衷权力,喜欢和新宋派争权夺利,拉帮结派排挤外来的大臣。

而新宋派呢,成分极为复杂,齐人有之,宋人有之,楚人有之,魏人有之,其中以黄庸为首的魏系大臣占据新宋派的主导地位。

新宋派是改革派,锐意进取,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军中的将领!

不过新宋派不是很团结,这个派系里面的势力错综复杂,都是以原来的国籍拉帮结派的,只有在遭到老宋派的排挤的时候才会拧成一股绳,打击回去。

除了两大派系对立之外,还有一部分“墙头草”,他们孑然一身,只效忠于宋君偃,并不拉帮结伙。

诸如军师祭酒张烈,还有陷阵营大统领任嚣他们就是不在两大朝堂派系当中的。

对此,宋君偃还是喜闻乐见的,朝堂上这个样子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。

帝王心术,御下指导便是如此!

没有哪个有作为的君主喜欢臣子们拧成一股绳,同气连枝的。这是大忌,要知道在后世明朝的时候,那个大名鼎鼎的东林党就是这样!

你大爷的,整个朝野上下几乎都是东林党的人,舆论也是一面倒,议事的朝堂成了东林党人的一言堂,那么皇帝还混个屁啊!

老宋派和新宋派的这些臣子们平日里互相倾扎,争权夺利没关系,只要不伤及国本,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一致对外,那么宋君偃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坐视不理。

反正他一手拿着甜枣,一手拿着大棒。谁不听话或者是翅膀硬了,他就拿着大棒敲打;谁干的好,或者是哪一方弱势了,他就拿着甜枣煽风点火,扶持弱势的一方。

可是现在军中也有派系了,这个就让子偃心里有点小郁闷,不过还是能接受的。

军中的是什么派系呢?

一共是三个派系,大都督匡章之下,前将军熊子丹,中将军简雍,后将军干骜,这三个人是军中威望最高的,不过这回还真没简雍这个和事佬什么事儿!

干骜是属于老宋派的,在军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老宋人的派系,圈子里都是宋国原来的勋贵子弟,这些人靠着祖上的余荫,倒是一路平步青云,出发点本来就比一般的将士高很多。

不过这些宋国的贵族子弟也是有能力的,他们都在历次的战争中给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,功不可没,而在手中有了权势之后,也开始在军中抱团,领袖正是后将军干骜。

另一个派系的领袖是前将军熊子丹。

这个倒不是熊子丹想要的,他是被众将推举上去的。这个派系属于新宋派,成分复杂,跟朝堂里的形势一般,齐人、楚人、魏人、宋人的将领都有,俨然与军中的新宋派分庭抗礼!

军中的第三个派系,也是最弱势的一个派系还是少壮派。

少壮派的领袖是戴烈,拥戴他的都是诸如子昂、宋起、殷纣这样的起于微末的将领。他们无依无靠,凭着一腔热血打出来的爵位,战功赫赫,他们更是拧成一股绳,在军中三大派系当中是最团结的!

大朝会开始。

“君上驾到——”嫪信首先走出了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