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1章 取祸之道(1 / 2)

桀宋 迷惘的小羊羔 4339 字 2019-11-14

对于储君之位,子偃已经心有所属,正是嫡长子子恒。

自古以来,废长立幼,本来就是取祸之道,数不胜数血淋淋的教训就摆在宋君偃的眼前,容不得他不慎重!

根据春秋战国时代的严格的宗法制,上到天子,下至公卿大夫,世子无一不是至关重要的,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立储之事更是国本,不能不深思熟虑。

一个国家的太子能继承王位,一个家族的世子能继承家业,各不相同,却从古到今都有着一套比较完善的宗法继承制度。

立储君的话,先是考虑立嫡子,其次是嫡子,长子,庶出的公子一般都是没有继承权的。

当然了,嫡长子是最佳人选,这样的嫡长子即便得不到国君的宠爱,往往那些守旧的大臣们为了维护礼法的尊严,为了国家不生变乱,都会选择与国君抗衡,逼着国君立嫡长子。

嫡出,就是一个名分!

所以宋君偃立子恒为储君的话,肯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,没什么谁会反对的。毕竟嫡长子的身份摆在哪儿呢!

可是现在宋君偃宠爱子楚,若是宋君偃立子楚为储君的话,他敢保证,诸如子干、苏贺、黄庸等人肯定会跳出来阻止的,说不定如李敖一般死谏的大臣还不少。

废长立幼,终究是取祸之道。

而一国之君的位置是十分诱人的,为什么说“最是无情帝王家”呢?

因为生于帝王家,不可避免地就会争权夺利,兄弟之争,叔侄之争。

宋国在宋宣公时候,不传位给世子与夷,非要传位给弟弟子和,并说“父死子继,兄死弟及,天下通义也。我其立和。”

子和推辞再三,最后终于即位,就是宋穆公。宋穆公感激哥哥让位于他,临死前召大司马孔父嘉立了遗言“先前我哥哥舍世子与夷而立我,我铭记于心。我死了之后,你一定要立与夷为君。”

最后是怎么样的呢,宋宣公的世子与夷继位,是为宋殇公,最后逼得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出走郑国。

宋殇公在位时,以孔父嘉为司马,华督为太宰。宋殇公好战,虽在位十年时间,却生十一次战役,使百姓苦不堪言。

前71o年,华督因贪恋孔父嘉之妻的美色,于是杀孔父嘉而夺其妻。宋殇公得知后大怒,华督于是弑杀宋殇公,而从郑国迎回公子冯继位,是为宋庄公。

从宋宣公到宋庄公,整整四代宋公的恩恩怨怨。其实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的君位承袭都大同小异,不过废长立幼,兄终弟及的确是取祸之道,宋君偃是打从心底很反感这种事情。

所以宋君偃不喜欢子楚通晓这些法家的权术,弄权之道终究不是他一个庶出的公子可以玩的转的。

宋君偃将手里的竹简卷好,放到了一侧的桌案上,说道“子楚,你以后还是不要看这种法家的经典著作比较好。儒学,还有兵家之术,《孙子兵法》什么的应该比较适合你。你现在年纪还小,不然寡人也同意让你学习六艺了。”

这一回子楚识趣地没有问为什么,而是拘谨地站在一边,讨好似的给宋君偃递上了一个苹果。

宋君偃又考教了子楚一些学术,循循善诱,这个时候贞姬走进来了。

“君上,你们父子俩说啥呢?这么严肃的吗?”贞姬看着仿佛一对师生的宋君偃和子楚,不由得疑惑地问道。

宋君偃让贞姬到自己的身旁坐下,说道“贞儿,寡人在考教子楚的一些学术上的东西呢。子楚早慧,如璞玉一般,将来啊必成大器,不过他现在需要细细的雕琢,正好,孟子带着几个徒弟在我商丘讲学,不如寡人从他的弟子里挑选出一个来作为子楚他们的老师,如何?”

贞姬笑着道“儒家出身的人都是名师,臣妾一切都听从君上的。君上说好就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