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章 三闾大夫(1 / 2)

桀宋 迷惘的小羊羔 4186 字 2019-11-14

郢,是南方霸主国楚国的都城。

楚人有将都城命名为郢的习惯,由于历史的原因,楚国的都邑曾几经迁徙,丹阳、郢都、巨阳和鄢都等城池都曾经作为楚国的都城,其所迁的都邑之多、迁都之频繁,是其他周初诸侯所难以比拟的。

楚国曾经有二十个王以此作为都城,历时四百多年,因此成为了当时南方一个大都会。

春秋战国时代,各国之间的商业相当频繁,各国的都城,同时都是商业中心,郢都当然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了。

此外,由于它是长江中游水陆交通的中枢,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。历史上在公元前278年的时候,郢都遭到秦队入侵,因而变成废墟。

郢都十分的繁华,与商丘一般商贾云集,街道上来往的行人挥汗如雨,接踵磨肩的,华丽的马车到处都是。

楚人很会享受生活,上行下效,每一代楚王都是那一种奢靡的君主,故而楚国上上下下,无论是公卿大夫,还是底层的黔首,都很热爱生活,活得很有激情,有干劲,在楚国的话生活还算是比较好过的。

楚国采取的还是世禄公卿制,楚王之下,还有各地的封君,楚国灭国无数,但是都沿袭了上古流传下来的贤者之风,没有灭绝人家的祭祀,所以楚国每每灭掉一个国家,都会将他们的国君作为一个封君,如县令一般管理地方。

张烈说的没错,楚王现在对于宋国的态度的确是暧昧不明,若是放在以前,宋王偃驾临郢都的话,于情于理楚王熊槐都会出城三里相迎。可是这一回楚王偏偏推脱政务繁忙,连令尹昭阳都不委派出来迎接宋王偃。

这就很过分了!

不过宋王偃对于前来迎接自己的楚国大臣感到匪夷所思,很兴奋,不过没有喜形于色地表露在脸上。

他是谁?三闾大夫,楚国的左司徒屈原啊!

“宋王!”屈原毕恭毕敬地向着宋王偃行礼道。

宋王偃赶紧下了马车,跟追星族一般,上去攥着屈原的手,喜不自禁地道“左司徒大人,寡人可是对你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,仰慕已久啊!寡人在商丘的时候,便经常听闻,楚王驾下有一个叫做屈原的贤臣,敢言直谏,可运筹帷幄,可邦交纵横,可治国安邦,有着经天纬地之才,堪称无双之国士!今日一见,果真是名不虚传啊!”

千穿不穿,马屁就穿!

阿谀奉承的话谁都爱听啊,更何况这般溜须拍马的人还是赫赫有名的人物,天下强国宋国的大王宋王偃呢?

这就跟金字招牌一般,宋王偃可是金口玉言,能如此赞许一个人,此人岂能没有长处?不然如此当得起这样一个公认的雄主的赞许呢?

屈原听见宋王偃的话,心里对于宋王偃的感官和印象自然是极好的,一股惺惺相惜之情油然而生,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。

宋王偃从来都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,而且以他的尊贵的身份压根儿就不需要去刻意奉承那个人,拍谁的马屁,既然他都这样赞许屈原了,那么绝对足以说明屈原此人的能力啊。

不过屈原对于宋王偃的这么热情似火的模样很不适应,盛情难却地道“大王谬赞了。芈(屈)原愧不敢当。不敢当啊。”

“哈哈哈哈,左司徒大人不必过谦了。”宋王偃兴高采烈地挽着屈原的手臂笑道,“寡人别的本事没有,但是这双眼睛看人还是很准的!为人君者,贵在知人善任,屈原大人,若是你哪天实在在楚国混不下去了,请到商丘,寡人一定重用于你!”

“大王说笑了。”屈原只认为宋王偃这是心急口快,没有多想。

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。

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,任左徒、三闾大夫,常与怀王商议国事,参与法律的制定,主张章明法度,举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