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3章 惠子与庄子(1 / 3)

桀宋 迷惘的小羊羔 7574 字 2019-11-14

宋王偃曾经听说过许多关于惠施与庄周的故事,不由得啼笑皆非,暗道这二人真是一对好基友!

在中国哲学史上,庄子和惠施无疑是一对级cp。

他们都是卓有成就的哲学家,都爱好高谈阔论,却偏偏立场相对!庄子更像一个艺术哲学家,惠施更像一个逻辑哲学家。

正所谓棋逢手,使他们动不动就要辩论一番。

因此,江湖中流传着很多他们“相亲相爱”的故事。

日常的画面是这样

惠施魏王给我送了一些大葫芦的种子,可是这种葫芦什么都做不了,就像你的学说,最没用了。

庄子那是你不会用,别bb。

惠施……

惠施我有一颗大树,白送都没人要,就像你的学说,大而无当,最是没用。

庄子(省略五百字的吐槽)我拿这棵树来乘凉不行吗?

惠施……

每次都想呛庄子,却每次反被庄子呛,惠施的内心是崩溃的。

于是他愤图强,在梧桐树下苦练辩论之术。

后来惠施不但成为了一个著名哲学家,还做上了魏国的宰相。功力大进又急于找回场子的惠施找到了庄子。

他们一起去河边玩。

庄子兴致很高,看见一群鱼游来游去,便随口说“鱼儿出游从容,这是鱼的快乐啊。”

惠施一听,就知道自己翻盘的机会来了“你又不是鱼,怎么知道鱼的快乐?”

庄子一听,有杀机啊,便马上顺着这句话回了一句“你又不是我,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?”

惠施穷追不舍“我不是你,当然不知道你;你不是鱼,当然也不知道鱼的快乐,这是显而易见的。”

庄子“慢着!你说‘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’的时候,就说明你知道了我的意思才问我,那么我在桥上自然也能知道鱼的快乐。”

惠施“……”

这就是著名的“濠梁之辩”。

鱼快不快乐不知道,但是他们两个估计快乐不了。

惠施嘀咕,庄子是流氓啊,尼玛又输了。

庄子暗想,这货真的很扫兴啊。

试想,当你看见一群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,你觉得很美,

于是告诉了你的朋友。

你朋友看了之后,却说“这鱼一定很好吃。”

这时你说,你会怎么做?

如果你听而不闻、呵呵一笑,那你绝对是个有素质的人。

如果你接着马上和朋友讨论起怎么吃的问题,那你们一定是真(吃)爱(货)。

但很多人肯定要在“好吃”这个点上做文章

“这里的鱼一定不好吃,巴拉巴拉。”

“这种鱼我可不吃(省略五百字)。”

既然让我扫兴,那我也要让你扫兴。

这是一种“友好的报复”,常见于关系较好的朋友。

如果关系不好,是绝对不会到争执这一环节的,一个词(你懂的)就解决问题了。

所以尽管庄子和惠施经常争辩,却仍然是一对好基友。

正如同“频呼小玉元无事,只要檀郎认得声”。

他们只是通过这样的争论表达自己的爱意。不过这种观察力和欣赏力都不在一个维度的情况,真的好尴尬有木有。

本来你叫朋友来看鱼,是想分享你的喜悦,可是……朋友却是来抬杠的!

意不意外,惊不惊喜?

但更多时候,当你在表达你的认识时,总是有人会理性而“礼貌”地指出并加以改正。

如果你说了两句话,一句是对的,一句是错的,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肯定会指出错误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