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二章 海内存知己(2 / 3)

大唐不良人 庚新 1229 字 2020-11-07

实行专卖制度。

由朝廷,具体来说,是天子手下官署垄断酿酒技术。

不仅设立一个专门管理酿酒的部门“良坛署”,而且还有专门的门店来卖酒。

盖因为,酒在唐时,也属暴利行业。

唐人获酒,有三个渠道。

第一种渠道就是购买官酒,也就是良坛署所制。

但这种酒,其实口感并不太好。

最好的酒和酿酒师,各家都需要献给皇帝。

这种好酒的产量有限,一来全手工制作,二来皇帝和后妃的饮用,赏赐有功的官员臣子。

还有国家祭祀。

基本就全消耗掉了。

第二种获酒的渠道是私人作坊酿酒,这种坊的格局往往都是前店后作坊。

也就是后世影视剧里常出现的酒楼、酒店、酒肆。

苏大为的“烧刀子”酒,也是用的这种模式。

在长安大受欢迎。

而且他手下工坊所制之酒,通过商贸远销草原和辽东。

可谓日进斗金。

当初跟着苏大为投入制酒的几家,如李客师和安家,都是赚得盆满钵满。

别看这种小酒坊在长安如蚂蚁铺般,开得倒处都是,竟引无数文人骚客为其折腰。

比如后来的诗仙李白,就是这些店铺的常客。

第三个渠道,便是家庭自酿酒。

按唐人心目中的排名,官营垄断的酒,口感最差,其次就是酒肆,因为要量产,只能说比官酒要强点。

最好的,当属家庭自酿酒。

不会偷工减料,舍得用粮食,也不存在掺水问题。

当然,苏大为改良的制酒工艺,烧刀子的酒精烈度和口感,已经完全打败了所谓自酿酒,在大唐权力辐射之处,都赢得极大的口碑。

和鲸油灯一样,成为大唐向外贸易的名片之一。

这些念头,在苏大为脑中一闪而过。

他立时刻起来,叉手行礼道:“是阿弥疏忽了,待我回去,就把制酒的法子整理一下,交到宫里,若有需要,我家中也有熟练的制酒匠人。”

“咳,阿弥坐下,坐下说话,你这说到哪里了,传到外面,岂不是让外人以为朕贪图你制酒法,不好。”

“陛下说的是,不过这并不是臣子对陛下,而是阿弥对陛下的敬爱,就如这逍遥椅。”

苏大为七情上面,一脸诚恳的道:“若非陛下不弃,给臣施展的机会,哪有臣的今天,臣但凡有尺寸之功,皆陛下所赐,有什么便给之事,也应该想着陛下。

这几年在外征战,竟忘了将‘烧刀子’交给阿姊,这是我的疏忽。”

一番话,说得虽不如朝中那些老狐狸圆滑,但意思也到了。

明明是天子想要此物,但却不能让天下人,觉得天子在与臣争利。

像苏大为,就得递梯子上去,让李治满意。

这便是为臣之道。

李治笑眯眯的点头:“媚娘当初有你这么个兄弟,朕初时还觉得疑惑,现在越来越觉得,媚娘有眼光。”

“陛下这么说,更让臣汗颜了,当初在寺中,臣莽撞,多有失礼处……”

李治挥了挥手:“谁还没有年轻的时候,一会陪朕多喝几杯,这事不许再提。”

“谢陛下。”

苏大为暗自擦了擦汗。

终于,终于把这话给说开了。

这么些年,虽然李治没有计较,但苏大为自己岂能不知。

当初在救李治时,他的态度有多莽。

完全没把当时的李治放在眼里。

虽然那时长孙无忌当朝,天下人都以为李治懦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