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九三、淑妃省亲(1 / 4)

淑妃要回来省亲的消息一传出,慕容世家上下都忙做一团。平时就算逢年过节,也是慕容老爷到京城去拜见娘娘,哪里有机会能够回娘家来。

这次,慕容九儿的婚事,倒是一次机会。慕容世家之殷盛,虽非慕容淑而起,但却因其而臻于顶峰。

所谓皇亲国戚,最贵者也莫过如是了。慕容淑选上妃之前,慕容世家虽是武林中的百年世家,也不过草莽而已。但如今,谁要对付他慕容世家,第一得先斟酌一二,是否承受得住朝廷的怒火。

如果要绊倒这个百年世家,唯一的方法就是先脱掉这层皇亲国戚的干系。但这又谈何容易呢?

慕容老夫人等内眷日日忙乱,到这儿已筹备了三月有余。他们专门收拾出一座庄园,以供淑妃下榻。

其中各处古董文玩,皆已陈设齐备。又到江南河朔采办各种鸟雀,自仙鹤、孔雀以及鹿、兔、鸡、鹅等类,都已买全,交于园中各处像景饲养。

除此之外又请了二十出杂戏,甚至连小尼姑、道姑也都备齐了。慕容老夫人再三检点,确定再无一些遗漏不当之处了,才敢去请驾。

随后就是刘喜带着太监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,何处燕坐,何处受礼,何处开宴,何处退息,都有严格的规定。

慕容千秋看到这一幕,不禁感叹,一入皇家深似海,竟有些后悔当初送女儿入宫去了。

到了淑妃燕驾之日,慕容千秋等在千秋山庄之外,过了许久,忽听外边马跑之声,伴随着喧天锣鼓,一时,便有十来个太监都气喘吁吁跑来拍手,意思是提醒他们“来了,来了“。慕容家眷自慕容千秋往下,各按方向站好。只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,在慕容山庄水坊前下了马,垂手面西站住。少时站了十来对,才闻得细乐之声,一对龙旌凤匾,雉羽夔头,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,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,又是冠袍带履。值事太监捧着香珠、绣帕、漱盂、拂尘等类。一队队过完,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,缓缓行来。

这轿子中坐的,自然就是淑妃娘娘了。这些年来,她日益受宠,大有扶为贵妃的意思,就连这配置也是逾格的。

慕容千秋虽然不懂得,但他有几个女婿却是清楚,但都是以为这是娘娘受宠有加,所以特有的恩典,未敢作多想。

版舆抬进大门,入仪门往东去,到一所院落门前,有执拂太监跪请下舆更衣。于是抬舆入门,太监等散去,只有昭容、彩嫔等引领淑妃下舆。

院内各色花灯烂灼,皆系纱绫扎成,精致非常。上面有一匾灯,写着“体仁沐德“四字。淑妃入室,更衣毕复出,上舆进园。只见园中香烟缭绕、花彩缤纷,处处灯光相映,时时细乐声喧,说不尽这太平气象,富贵风流。——慕容淑回想起当初自己在南海神尼门下,是自由自在,我行我素。而如今想要见家人一面,都如此周折,不禁悲从中来。

然而父命不可违,她当初选择了认命,此时就只能好好地过下去。也唯有如此,慕容家才能永远太平。

慕容千秋等人侯在园外,等拿钱打发了这些值班太监,淑妃才能自由活动。

淑妃款步走出园子,但听见一声娇柔之音“阿姊!”

却是平时冷若冰霜的慕容九儿,此时却跟乳燕投林一般,径直扑到了她的怀里。慕容千秋的原配死的早,九儿的生母是个小妾,也是死的不明不白。

慕容九儿自幼就跟着慕容淑长大,慕容淑于她而言,亦姊亦母。自慕容淑进宫之后,慕容九儿便从未露出过如此开心的笑容。

“九儿!”慕容淑紧紧握着慕容九儿的手掌,“都长这么大了!”

这是有四五年未见,慕容九儿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,眼看就要嫁人了。

“记得姐姐刚进宫的时候,你才一丁点大呢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