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七章 能为千秋业乎(2 / 4)

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33 字 2022-07-08

得如小儿胡闹般。

姜望平静地道:“你引军拦路,要与本侯求个公道,说起来这是南夏总督府的事情,本侯闲云野鹤,少理朝事。你该请你们朝廷,递国书于苏督才是……你猜苏总督会不会搭理你们?

好,你要与本侯讲。本侯就同你讲两句。

你口口声声说什么锦安归梁,请问依据何在?靠你一句心照不宣么?!

本侯再退一步。

别说没有订盟订约了,就算是订了,你也是读过史书的,国家之间,一时盟可为万世法乎?

本侯再问你。当年梁敏帝身死,有宗室名康韶者,递降表、定合约,自愿为故夏藩臣,忠心耿耿,是史书所载!你当还记得?

后来我大齐破夏,你们梁君即刻举旗复国,此事何耶?君何以教我?

无非此一时,彼一时也!”

黄肃恨声道:“我与你就事论事,扯什么敏帝苏督!旁的皆不必说,今日齐人入我绣宁府横行,难道不是强盗行径?”

姜望道:“杀武王姒骄,收降岷王虞礼阳者,大齐也。灭神武、镇国两大强军者,大齐也。自剑锋山一直打到贵邑城,打穿夏境者,大齐也。现在你想说,锦安郡是你们打下的?”

黄肃道:“绣宁府夏军向我梁国投降,当然是我梁土!侯爷就算巧舌如黄,又能改变此等事实吗?”

姜望有些不耐烦了:“要本侯说得更清楚一些么?

你们为什么能复国?

是因为三十四年前,我大齐赢得了霸业。

你们为什么能偷下锦安郡?

因为今年春日,我大齐伐灭了夏国。

你们梁国所得,没有一次,是靠你们自己。捡漏偷盗事,能为千秋业乎?尔当翻烂史书,不妨找一找,天下岂有乞来之帝国?!”

黄肃只觉一股羞血涌上心头,可偏偏无言辩驳!

羞恼交加,既恨此身无用,又恨家国衰小,直恨不得死在当场,不再受此大辱。一时间双眼泛红,拎枪便要前来。

蓦然响起一声锋锐至极的剑鸣,使他骤得一点惊意,三分清醒。

“我当是谁,原来是手下败将黄肃!”

向大爷掀开车帘,从马车里钻了出来,右手并成剑指虚绕,凌乱的额发之间,那双死鱼眼漏了出来,瞧着黄肃:“你怎配试长相思!今日若真想献丑,不如我来陪你两招?”

又有人影一闪,丰神俊朗的白玉瑕出现在白牛前方,侧身对姜望一礼:“蒙侯爷大恩,白玉瑕无以回报。既有宵小冒犯尊颜,不如让白玉瑕代为出手,也免得叫侯爷失了尊份。”

一位是飞剑三绝巅的传人,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越国白氏子弟。

俱都是年轻一辈可数的人才。

拦在牛车之前,就像是两座险峻高山。

黄肃紧紧攥着枪杆,已经冷静了下来,一时默然。

他早前已经败给过向前一次,自是没什么好说。

便是这白玉瑕,也完全可以作为他的对手。当初在黄河之会,白玉瑕输给项北,他输给谢哀,同样倒在八强之前,今日也同样都在追逐完美神临的路上努力,正是旗鼓相当。

现在提枪在此,难道不可笑么?

倒不是说怕了白玉瑕或者向前。

而是恰在此刻,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与姜望之间的鸿沟。

他跃马引兵而来,想要以公义问姜望一个公道,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。见着前番康文昊未被为难,想来姜望是个爱惜羽毛之人,或可从中回挽一二。

绣宁府是太重要的一个位置,梁国得绣宁,方存有一丝北上的可能,不至于像夏国时代一样,被死死地堵在南域一隅,任由夏国揉搓。好不容易趁着齐夏大战的机会,拿到了这座桥头堡,加于梁国之身的枷锁已经打开了一丝缝隙!如今就这么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