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6章 谁是主角?(1 / 4)

宋胆 憨皮拉朋丫 211 字 2021-03-14

赵昺并不看好王曹二人的这次冒失行动,因为他深知此番斗法的严峻局势。

所以,他才会身为皇叔最忠诚的拥趸,却在皇叔最需要他的时候,选择按兵不动。

赵昺在等待时机,等一个雷霆一击,倒转乾坤的时机。

他坚信,皇叔也在等待时机。

否则的话,依照皇叔的性格,是不可以坐以待毙,任由旧党摆布的。

而在那个时机到来之前,赵昺唯一能做的就是装傻,能拖就拖,为那惊天一击积蓄力量。

所以,王曹今日所为,赵昺其实不抱任何希望,甚至祈祷不事得其反已经是最满意的结局。

他不是去看热闹,而是在必要的时候,把王曹二人保下来,保存实力。

同样的想法,在张简之心中也是大同小异的。

相爷把旧党的欲推到了这个地步,但却还远远不够。

相爷也在等,等欲罢不能,等旧党在他的引导之下彻底疯魔。

相爷深信,这个国家尚有正道,这个大宋王朝还有救。

等到两方欲火焚天之时,才是时机成熟之日,更是赵维厚积薄发,顺应大势而起的时候。

现在,旧党虽然把持了朝政,虽然如日中天已经被一些人所不满,可是大势还是在士大夫这边,还没到万人厌恶的程度。

这种情况下,即使赵维出笼,再加上官家、陆陈等相公,还有王曹等有志之官,也不足以撼动士大夫的地位。

三百年的沉淀,不仅仅是权力上的垄断,还有思想、认知上的独一无二。

在这个国家,士大夫这个词,潜意识里就是高高在上的。

“从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皇权定性,到“罪不上大夫”的法理纵容,再到“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儿郎”的孤傲。

士大夫与天子同治天下,自汉以来唯有宋朝的臣子可与皇权共誉,这是什么概念?

有宋以来,没杀过一个读书人,这是什么概念?

概念就是从贩夫走卒、平民百姓,到皇权神权王法礼德,对于士大夫的娇惯已经到了骨子里。

巨额的俸禄、无尚的地位,高砌了三百载的阶级壁垒,岂是朝夕可破!?

所以,相爷也不寄希望于两个直肠子的侍郎。无他,时机还未到,欲还不够强。

那么问题来了,赵昺认为王曹二人押错宝了,张简之则认为时机还未到,难道王仲林和曹庆熏就真的一点浪花都掀不起来吗?

不是的。

王曹二人没有押错宝,张相爷也不会想到,时机来的这么快,这么突然。

因为,宫门之前,万众瞩目之下,主角根本就不是王仲林和曹庆熏,主角是那台丑到爆炸的蒸汽机车。

认谁也不会想到,这么一台“死物儿”,却盖过了城楼上的官家、气势汹汹的相公。

这一刻,大宋朝所有最耀眼的人物,所有万古留名的忠奸,在它面前,都显得黯淡无光。

张简之也好,赵昺也罢,更不会想到他们是如此幸运,会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早晨,身处人类文明之大变革的潮头。

而且,像这样的大变之势,在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之中,也仅仅只有那么三四次罢了。

如果,人类真是是从猿人进化而来,那么人类的第一个大改革,应该是学会取火和使用工具。

这使得人和动物从此分道扬镳,也在这个星球上,第一次打破了天赋力量的束缚。除了牙齿和指甲,人类得到了自身力量的延伸。

第二次大改革,是人类学会了驯化动植物。

农耕和养殖的出现,突破了自然的限制,人类可以自己创造食物,从而使族群爆发式增长,彻底巩固了在这个星球的统治地位。

第三次改革,是原始血缘部落向国家、氏族的转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