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9章 众侠问海政(2 / 3)

贩夫全神录 山原 4134 字 2021-06-15

于柴王和二哥的举措耳濡目染,更是大家发扬。而他的子孙当皇帝就不懂这个了,曾一度荒废了对市舶司和市舶务的管理。

市舶官员如果收入口税,所得蕃汉商人的抽解,多是海外奇珍异宝,而且是十比一中挑出来的宝中宝。要么献给皇宫,要么也卖到肆市,所挣巨额财富也是大宋朝廷的收入。

至于说给西夏、辽金的岁币,区区二十几万贯,还不到宋朝半天的税收。在宋朝皇帝看来,是对他们的赏赐性质,还不如赏给高丽、三佛齐、交趾等国的财宝值钱。并非后代人以为的什么巨额负担。

滚云雷神常鼎豹提到的编栏、抽买、放洋又是指什么呢?

编栏,对船舶的统制,凡舶船进入中国规定的海面,即受望舶巡检司寨兵的防护,驶进指定的港面停泊,巡检司差兵监视,名之曰“编栏。”

意思是说,入口蕃汉商舶进入各个港口的水关,要进行停泊编组,统一安排泊位。商舶停好,也是要等到市舶使和市舶监检视完,抽解过后才放行,拿着市舶官凭就可以到内地货卖了。

抽买,则是市舶司及市舶务从入口的蕃汉商舶中,将精美货品抽出来一部分,由他们官方上贡朝廷或者到内地变卖,也是朝廷收入的一部分,而且这个量很大,比抽解的税多得多了,堪称天文数字。

从抽解和抽买两项,我们可以看出,宋代对于百姓从不横征暴敛,文官武将的俸禄却奇高无比,海外贸易是宋朝富余最大的玄机。

元代全盘继承了宋代的做法,海外贸易遍及亚非欧三大洲,比之宋代的规模更大一些。宋元舶商除了没到过美洲,亚非欧靠海各国几乎全部到过。

所以,欧洲人所谓的海洋大发现,比之宋元时期中国的海洋经营,差的老远了。明朝中期至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,而且一锁就是五百年,才使得中国彻底落后。

直到今天,中国顶层的海洋观念依然十分落后,不要说与南宋比了,连五代的周世宗柴荣都不如。

当然啦,从中原过来的拓海商侠们,以其北方汉子素来慷慨豪爽、恢宏大度的特质,将南宋的海外贸易做到历史最高点,元朝都不如南宋的辉煌。南宋海外贸易鼎盛百年之久,拓海众侠的贡献至为重要。

这就是为什么南宋与金国对战百余年,非但财源不断,而且越打钱越多,生生将金国耗空。

金国在穷兵黩武的道路上跑步前进。因俸禄微薄,许多金朝好汉都叫子弟拜入商门道观为徒,后代都去经商,不再参与征战。

最终,面对崛起的蒙古族铁木真,金朝步步败退,最后指望原来占领的中原地盘,依靠在这边的老王室成员,以朝歌商神宫为中心,以朝歌腊八会为纽带,世代经商为金国朝廷输送财税,金国才勉强支撑。

最终,南宋联合蒙古族,将金朝彻底灭掉。这就是金朝比南宋提前四十五年亡国的深层原因。

至于说市舶司的放洋,就很好理解了。出关到海外的蕃汉商舶,抽解之后放行。发给大宋官凭,甚至于对朝廷贡献突出的巨商,还带旨行商,按武将序列封给勋位,方便他们到海外代表大宋朝廷,对小国君主进行交道。

宋高宗刚即位时,对海外贸易不以为然,抗金大战越打规模越大,三大市舶司所供资费居然可以解其燃眉之急,大为振奋,于是对岳衡的拓海一族大加封赏,鼓励他们大规模搞海外贸易。

不但如此,因宋高宗无子嗣,南宋后世的皇帝都是开运大帝赵匡胤的嫡派子孙,在开运大帝的旗帜下,比宋高宗对舶商的恩遇更上一层楼。不但封赏拓海众侠,而且对于蕃商也大加封赏。

对于海洋经营,南宋皇帝在三大市舶司基础上,将北宋曾经先后短暂设置市舶司的十余个大小港口,全面恢复其市舶司地位。

仅秀州(嘉兴府)一地,就有华亭、澉浦、青龙镇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