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6章 炮击龙角湾(2 / 3)

贩夫全神录 山原 73 字 2021-06-15

领铁丸炮的将军被称之为炮将军。

说到这里,许多人纳闷,中国最先发明大炮,到了清朝怎么就不见踪影,反过来被西洋人的大炮打得屁滚尿流?

清代乃金国后裔,血液中流淌的是落后野蛮思维。他们入关之后,为了禁绝汉人谋反,下令全国所有民户不得见铁器。包括剪刀、剃头刀都由官方严格登记之后,才能买卖。

修房盖屋也不得见铁器,所以清代建筑全是卯榫结构,不见一根钉。发现谁家私藏铁器,杀无赦。

所以明代郑和七下西洋,还在使用的大炮,到了清朝晚期,早已被遗忘殆尽。工匠死绝而失传,满清皇帝的后裔以及朝廷百官,早已无人知道那玩意是啥。

而从丝绸之路,将宋元明三朝使用的大炮,传到了西方,反过来将清朝打得屁滚尿流。

这只是清朝毁灭华夏文明的罪证之一。清朝使得华夏文明退回到了秦始皇之前,在方方面面的恶行可谓罄竹难书。

本书作者早在二十年前就看到了相关报道,考古发现,杨延昭镇守的三关一带,发掘出地下埋藏的炮阵。其雄壮之势,令人赞叹不已。

虽然那时候的大炮打的不是炮弹,而是铁丸,但是谁能禁得起铁丸的猛砸呢?当然是无敌的家伙了。就算现在仍然用铁丸,很难说它的威力会次于现代的炮弹。

当然啦,拥有大炮的海舶,也必然是所向披靡。关键问题是,大炮这种朝廷严密控制的神器,理元、武冲的舶神宫怎么会拥有呢?

这是理元道长的一名弟子武万,其妻弟是铁铳匠作局的炮管铸造师。

理元为了在蓝无里望烟山站住脚跟,派武冲回到中国,将炮管铸造法学到手,来到蓝无里,炼出铁,自己造的炮管。火要也是就地取材自己造的。

只是造了八门大炮,从此舶神宫无人敢惹。加之理元道长以商门平德待人,以实战授徒法对待当地的弟子,让他们摆脱了贫困,出了不少富商。如今,理元、武冲、武广师徒,在蓝无里被奉若神明。

武冲命令是八门炮都上,道仪认为多了也没啥用。四门就足够了,就齐活了。

岳仲霈、辜扬跟随平昌子的救援舶,不久到了龙角湾。远远看见道剧的八千石巨舶,锚在海湾之内。

道仪看得真切,对着炮帅平昏子发令“进入二百步,轰沉度琶力的两艘海盗船。”

平昏子大喝一声“得令!”转身向十六名炮兵发令。

甲板上诸位英雄纷纷掏出棉花,塞住耳朵,防备炮声太大。

到了度琶力的两艘海盗船近前,平昏子将拇指一竖,目测了距离,对炮手一声喊“放炮!”

只听见震天动地四声连环巨响“轰轰轰轰”,甲板震颤不已,不少人被震得跌坐下去。得亏刚才塞住了耳朵,耳膜要是被震到,肯定得变成聋子。

道仪看炮声响过,大喊“执兵!吹号!水鬼准备!”

所有侠客纷纷亮出兵器,号手吹响螺号,水鬼纷纷穿起明油布潜水衣。

救援舶到了龙角湾里面,两艘海盗船被打烂,缓缓下沉,海水已经淹到了甲板。海盗船上的甲士、水鬼、转帆,乱纷纷跳入海水,哭喊声此起彼伏。

再看岸上度琶力,早已被眼前的炮击吓得跌坐在地,神情沮丧。道剧早已挣脱绳索,带领弟子一拥上前,将度琶力绑了个结结实实。

这边救援舶众英雄的大舶靠岸,锚好,诸位走下甲板,跑步前进,过来围拢道剧。道仪拉过岳仲霈、辜扬,正要介绍双方。

忽然从龙角湾左边山梁转出来一哨人马,约有三百余人,二百人执梭镖,一百人拿强弩。前面带队的一位青年大喊大叫,像是汉语,却没人能够听懂。

这位青年长得跟度琶力面貌相仿,都是长脸方额。个头也相仿,都是七尺五寸左右。穿着也相仿,腰间蕉布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