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6章 天官问天尊(2 / 4)

贩夫全神录 山原 4153 字 2021-06-15

陈俊卿,字应求,兴化军莆田人,南宋名相、诗人。

比他小十七岁的朱熹,对其贤能和德望赞佩有加,记录道

“公为相,以用人为己任,所除吏皆一时选。

“尤抑奔竞、奖廉退,或才可用而资历尚浅,即密荐于上,退未尝以语人。有忽被召对、改秩除用而不知所自者。每接朝士及牧守来自远方者,必问以时政得失、人才贤否。”

陈尚书谈起三年前北伐,禁不住扼腕长叹“本部以礼部侍郎之职参赞军事。天子以枢密使、魏国公张浚为都督江淮兵马。先胜后败,秦党汤思退拜相而任枢密使,遽尔罢免张魏公。本部据理力争,错失千古良机。”

岳衡鄙夷的一笑“临阵换将,朝令夕改,听信儒生,古来掌兵者未尝不败。当今天子如此英明尚且如此,后世即便猛将遍地,必不能收复河山矣。”

陈尚书一听,大惊失色,继而摇头叹气一番。

吕霈青一看他们的对话陷入僵局,急忙岔开话题“尚书岂但知兵,而且颇善治政,所历各官,万民称颂。尤其是治理淮东屯田,安抚流民,被百姓广建生祠。皇朝有尚书在,天子之幸,人民之福。”

陈俊卿听他这么说,忽然想起一桩“淮东流民中,有一猛士,自言程第二,其兄程第一远涉勿斯里,他家被金人劫掠,妻儿尽死。

“某家总觉得这名字太过随意,不以为意,但还是将其荐入军中,效力疆场。经三年前北伐,此子战功赫赫,累迁至游骑将军,望江县开国男,被天子任为光州刺史。

“程第二逢年过节到府拜望,老夫一看到他这名字,内子侍从皆笑喷。不知舶商之中是否有这么个程第一?”

程第一应声而至,过来向陈尚书大礼参拜“鱼山兔商程第一叩谢尚书恩德,某乃拓海五十四柱五十二弟,追随穿洲伯远涉勿斯里,家中消息已隔绝十八年之久。小可家中有兄弟三人,小可程第一,两个兄弟是程第二、程第三。”

他这么一说,陈俊卿当即将一口茶水喷了一地“你老爹也忒逗了,三个儿子这么起名,还真是千古一绝。”

岳衡笑道“尚书,第一在勿斯里,专卖中国茶叶茶具,成就巨大。收下了‘绿海二十四霸’弟子,个个皆为巨富,在绿海八十七国影响极大。”

陈俊卿听了程第一的传奇,禁不住对所有中外舶商逐一问候,详细了解其从商履历及过往心酸。中外舶商也经过攀谈,了解了陈尚书的师门传承,家世渊源。

凉州大帅、香料商神、彭原郡公陈檀是他的八世祖,即远祖。藕粉大侠、宝应侯陈大沧是他鼻祖。凡微大帝、澄泥商神陈哲是他的十一世祖。

其父陈铣,祖父陈贵,曾祖陈仁,因陈檀乃彭原郡公,世居甯州,都是香料商人。金国南侵,其父陈铣率领家人南渡莆田。南国那么大,为什么会到莆田?

莆田这里有一支同宗,乃鼻祖宝应侯陈大沧第四子陈榉在这边繁衍。两下接洽,就此定居莆田。

如今,乃父陈铣已经八十一岁。陈铣四十岁到莆田,仍旧贩卖香料,十一年前的七十岁之际不再奔波。陈家香料生意由长子陈长卿顶起来,陈长卿也已经五十七岁,正在培养子弟门人接替他的衣钵。

说起陈铣、陈长卿父子,中外舶商之中,一位七十五六岁老商人过来,向陈尚书作个揖“尚书在上,本不敢高攀尚书,不意尚书对我等商家如此相待,小可实在佩服。尚书家父乃小可在天集道长门下的大师兄,相别这许多年,大哥还好吧?”

陈尚书当即站立,对此人深施一揖“师叔在上,师叔莫非无常野猫甘大侠么?家父时常念叨你们寒影三子。”

孙通盘笑道“太始正商天尊!尚书,你这位师叔,现为大食国霸始郡开国公,霸始郡太傅。控扼白达出海口,乃大食国水路要津。”

陈尚书与孙通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