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四章 宽度(2 / 4)

有的那颜甚至悄咪咪赶着牲群掉头,脚底抹油,不声不响回家去了。

另一方面,沃涅郡军事长官并未如叛军首领蒙塔涅所建议那样——疏散村庄、收缩兵力、重点布防。

他把部队部署在两百多公里宽的河岸线上,整体结构就像鸡蛋,“外壳硬、里面软”,内部有一个骠骑兵中队负责清扫散碎敌人。

很难说他的决策是坏的,而温特斯的决策就是好的。

因为温特斯是在[沃涅郡兵力空虚]的前提下做出判断。

兵力不足则无法有效据河防御,所以温特斯建议沃涅郡让出河岸、疏散乡村、谨守堡垒、城镇,尽可能减小损失。

但实际情况是[为了来年的讨伐叛军作战,六个步兵大队正在沃涅郡秘密集结]——温特斯当然不知道这一点。

如果布置妥当,说不定沃涅郡也可以像中铁峰郡一样,把特尔敦蛮子挡在河外。

然而特尔敦人来得远比沃涅郡军事长官预料的要快,沃涅郡的部队还没就位,特尔敦左翼先头部队已经渡河。

特尔敦人俟一闯入沃涅郡,就如同水银泻地一般散开。

缺乏骑兵的沃涅郡守军陷入“打得过,追不上”的被动处境。

若是摆开阵势、堂堂正正交战,兵力劣势的帕拉图军照样能打得特尔敦人抱头鼠窜。

但是赫德人向来“不羞遁走”,哪里抵抗顽强他们就避开哪里,这个地方来了援军他们就去其他地方。

沃涅郡只有百十来名骠骑兵,最先一批攻入沃涅郡的特尔敦蛮子却有十四个图鲁百夫队,千余骑。

一个中队的骠骑兵根本无力对付如此多的蛮骑,稍有不慎还会反过来被吃掉。

沃涅郡指挥官硬着心肠,没有从沿河防线抽调任何部队增援,反而严厉敦促各部队加急赶赴部署位置。

至于已经进入沃涅郡的特尔敦人,沃涅郡指挥官的应对策略为[待敌人西渡光辉河、撤出沃涅郡时予以截杀]。

对于身负一郡安危的军事长官而言,这或许是最合理的决策。因为只要河岸防御崩盘,将会有更多、更多、更多的蛮子涌入沃涅郡。

可是对于缺乏保护又未能及时疏散的村庄而言,这无异于一场大灾难。他们如同没壳的鸡蛋,特尔敦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。

橡树村的惨剧由此发生。

当锤堡骑队赶到橡树村时,村庄已经从地图上被抹去,只剩下焦黑的残垣断壁和一点忽明忽暗的余火。

作为铁峰郡的门户,温特斯在锤堡留有一小队人马驻防。

看到北边冲天而起的浓烟,锤堡指挥官当即率领骑队驰援,但还是晚了一步。

嗅到死亡的焦臭气味,战马们焦躁地喷着响鼻。

锤堡指挥官是一个半边脸被红色胎记占据的阴沉男人。

“搜。”他惜字如金、言简意赅地命令。

侦骑们散开,分头寻找幸存者和蛛丝马迹。

“找到一些尸体,都被烧得不成样子。活人没有。”有些上年纪的军士回报,老军士气得额头青筋暴起“一个也没放过,不是杀了就是掳走了。”

长着红色胎记的男人脸色愈发阴沉。

“村西的路上有新鲜的辙印和蹄印!”又有侦骑回报“蛮子应该是往西去了!”

“多少?”男人问。

“看不出来。”侦骑摇头“人和牲口的足迹混在一起,至少百人百骑。”

“追!”胎记男人下令。

“长官,不行!等等!”老军士急忙横马拦在胎记男人马前“咱们人太少,拢共才十八骑,追上也没用!”

胎记男人不说话,死死盯着老军士。

老军士是杜萨克出身,在场十八名骑兵里资历最深,就连他也被看得胎记男人盯得发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