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7章 金陵起风波,贾环回荣府(三合一)(1 / 5)

陈昭在扬州停了几日,重新整顿了一番,加固了对扬州盐务的掌控。

以他在扬州数年的经营,早已经把两淮盐务的相关势力掌控在手,江北的各路官府、盐商全都对他低头。

不过陈昭走得很稳,所以他只是掌控盐务,没有对其他势力伸手,这几年也没有去过金陵、苏杭这样的繁华之地。

维持两淮盐业,其实就是为了维持大周的财政。

为了严厉打击私盐贩子,防止大笔的利润流进蛀虫们的腰包,陈昭可没少下苦功。

若是他稍有懈怠,整个江南的豪商贵勋就会蜂拥而上,变成私盐贩子,如此一来,国家拿到的越来越少,这些私盐贩子的存在,只会让大周朝听没有一点的好处。

这几年在扬州,发生了以前绝不可能发生的官场秘闻。

安丘县令是甄家赞助的进士,他到任之后为了孝敬甄家,除了命令盐商行贿之外,还想多捞银钱,让自己的几个亲信家人在城内设卡收盐税,也就是三天的光景,这些家人晚上都被人砍了脑袋,更神奇的是,被砍掉的脑袋在夜里丢进了那县令的卧房之中,那县令直接惊吓的昏过去。

这还不算完,没几天,就有人在府衙控诉这名县令贪赃枉法,这官也不要做了,直接被下到了大狱之中。

偏偏江南甄家的家主昏庸无能,对此无动于衷,因此短短时间,接受甄家赞助的文士便少了不少。

更有新奇事,镇江府驻扎的一个漕标营河上行军,结果船翻不少人落入水中淹死,但实际上是这个营的营官用兵丁贩运私盐,与扬州盐丁发生冲突,结果堂堂官兵被盐丁巡检打的落花流水,死伤惨重,然后那营官还被上司怒骂,最后降职了事,死伤那些人无处了账,只能说是行军时候淹死。

“爵爷这一年不在,江南的豪门大户开始跋扈起来,我们商社的管事们虽然强项,到底不敢和这帮官宦世家硬顶,终究得低头服软,即便面对他们也要送上厚重的年节礼品,也是为了大家的生意做下去。”

三大商社的管事们这样和陈昭解释。

历经一百多年的太平无事,江南渐渐恢复明代情景,豪门眼里根本没有官府,地方上百姓打官司去衙门的少,去当地名望家中求个公道的多!

偶尔有小家族去衙门状告大家族,也是为了讹一笔银子。

去江南做官的人人都有一个护官符。

那管事说完,还奉送上一张抄录来的护官符。

陈昭接过来一看,不由得一笑。

只见上面写着:“贾不假,白玉为堂金做马;阿房宫,三百里,住不下金陵一个史……”

以四大家族为开头,林林总总写了十几个住在金陵的大周开国勋爵。

最后的则是金陵甄家。

至于常州李家,毕竟绵延日短,人又在常州,根本不配上列名单。

“大人文武双全,如今巡抚金陵府,固然可以不虚他们,可是这帮人要是联起手来,也是让人寸步难行。他们可不同于扬州的那帮盐耗子,可是皇宫、朝廷、官场、军队都有势力和人脉的。”

“本官晓得。”陈昭点点头。

……

既然是查办李家侵占田土一案,又是由施世纶的上疏发起,陈昭应该去南京和施世纶见面,上任巡抚之后,然后再去常州转一圈。

金陵这边一干官员也在等待陈昭到来的消息,大家也知道陈昭在扬州的威望,所以听到陈昭驻扎扬州,倒也不觉得奇怪。

在金陵这边收到消息的前几天,常州李家的相关人等就已经知道。

金陵城内最显赫的勋贵就是甄家,毕竟甄家老太太是太上皇的奶娘,太上皇六下江南,都住在甄家。

但金陵城最有实权的却是金陵将军府。

当今的金陵将军是长林伯李星垣,其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