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8【王号,国号】(2 / 3)

王梓钧 3219 字 2021-12-11

历。保合大和,乃利贞。首出庶物,万国咸宁。寻此两朝旧例,新朝可为‘大和’。”

这三句话,都来自《易经·彖传》。

如果国号大和,便能与大元、大明一脉相承。

只不过听在赵瀚耳中,怎么都觉得别扭,让他想起东边的那个岛国。

见赵瀚似乎不喜大和,王夫之又说:“不如就叫大同,有天下大同之意,也有保合大和之意。”

“不可,”郑二阳立即反驳,“若国号大同,便与山西大同撞名了,国名怎能与地名相同?就算撞名,也该撞燕、赵、赣、吉这样的单字地名。”

众人争执不出个所以然,赵瀚也不着急,只笑着说:“今后再慢慢想,并不急于一时。”

屏退众人。

赵瀚单独留下郑森:“明俨,交给你一个任务。”

“总镇请吩咐。”郑森抱拳道。

赵瀚笑着说:“去福建,找你父亲借一批船。这些船可直接驶来镇江购买货物,不收取任何关税,但必须运往朝鲜贩卖。顺便,帮我运些兵去朝鲜的济州岛。”

郑森有些迷糊:“济州岛在哪?”

赵瀚拿出海图,指着济州岛说:“此岛原叫耽罗,现在被朝鲜改名为济州。”

“总镇想拿下此岛?”郑森还是搞不明白,为何赵瀚要去打下一块飞地。

“此岛可养战马。”赵瀚解释说。

郑森终于懂了,兴奋道:“总镇放心,保证拿下此岛。”

赵瀚笑着说:“船队先去朝鲜贸易,顺便打听济州岛的情况,回程时再酌情考虑是否进攻。若是济州兵力强大,那就直接把兵运回来,我这次只能派1000士卒过去。”

“遵命!”郑森拱手。

江南、浙江已经走上正轨,赵瀚也该返回江西了。

大地主根本蹦跶不起来。

把田一分,降低赋税,取消加派,万民归附,士绅大族连乡勇都无法招募。

既然无法抵抗,那就只能配合,因为配合分田对他们有利。

大地主可以利用财力、人脉优势,收购农民种出的棉花。部分地主同时还是工商业主,使用棉花多多纺布,今后专门从事工商业为生。

棉花,棉布,都需要社会安定。

在大明朝廷的重赋加派之下,又接连遭逢旱灾,江南许多棉田都被抛荒了,大地主、大商贾们早已损失惨重。

而且,优质棉花多产自山东。去年鞑子肆虐山东,接着又是旱灾和兵灾,山东今年棉花产量锐减,又让江南纺织工厂主们损失惨重。

他们希望江南能够安定,多多产出棉花。

也希望赵瀚赶紧拿下山东,这样才能大量收购山东优质廉价的棉花。

同时,赵瀚下令在上海开埠,这也让江南商贾非常兴奋。江南的各种商品,今后可以从上海出发,直接运去朝鲜和日本,不用再悄悄走私到南边绕一圈。

赵瀚坐船前往江西,东院军留下来,继续剿灭残余势力,主要目标是清剿土匪。

中院军调回江西一半,剩余一半兵力,用于剿灭浙西南的山中土匪。

郑森从浙江坐船前往福建,很快见到自己的父亲。

“听说江南被拿下了?”郑芝龙问道。

郑森笑道:“总镇兵锋所过,各地官兵望风而降。如今,除了福建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,长江以南已经尽为总镇所有!”

郑芝龙叹息:“这是要坐天下啊,比我想的还要快。”

“父亲,孩儿此番有事相求。”郑森说道。

郑芝龙道:“讲来。”

郑森把此次任务详细说了一遍。

郑芝龙点头道:“这买卖不亏,把福建商货运去镇江贩卖,再从镇江进货去朝鲜贩卖,来往不收关税必然利润丰厚,回航时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