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5 疮痍(2 / 3)

她又说:“原先国兵司惊部的大营已经暂时开放给无家可归的海州难民,海州备粮尚足,但医师……”

“医师如何?”见她停顿了,韩东文追问。

“海州城原本的医馆基本都是大旗门旗下,也就是说,大部分的医师都在被羁押中,是否让他们戴罪行医,还需要陛下的定夺。”

韩东文觉得脑袋有点痛,在战场上你死我活之后,剩下的一片狼藉总还是要收拾的。

“既然医师人手不足,只能让国法司监督这些医师先干活,海州港重建之类的具体事项,之后太书阁会联同三司裁定。”

重建海州港,其中涉及到不少方面,包括城建,包括招商,更包括商户与商户、宗门势力之间的博弈,远远不是现在韩东文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,他也很清楚这一点。

如果他事无巨细地介入到其中,只会落得个微操迫击炮的下场。

但是有一件事情还是需要韩东文亲自表个态度的——大旗门和惊部落败之后,海州这块香饽饽总要落入某一方势力的盘中。

分配利益,就是权力的本质。

海州之后的事务,一是极其的重要,二则是油水极其的丰厚。

由于叛变的惊部属于国兵司,国兵司在海州这件事情的立场首先就打了折扣,先退出了角逐的舞台。

国金司与国法司当中,首要的便是此时的江宁蕴,她对海州的虎视眈眈韩东文不可能看不见。

但他也不愿意就这样让国法司一家独大——江可茵才刚刚成为大妃,整个国法司,整个江家如果就在此时得到了巨大的好处,那么一定是不合适的。

他们可以得到利益,但绝对不能吃到所有的蛋糕。

行政上的事务,可以从原先的惊部过渡到国法司手中,而海州城的重建则可以过国金司的手。

至于剩下大旗门的生意,韩东文心里已经有了安排。

他准备把这部分利益切开,给一个老熟人。

“海州事务之后朕会召太书阁决议,眼下是否还有什么未决的事务?”

韩东文在心里检索着接下来要做的事,他恨不得拿出一个清单纸笔记下,只觉得自己这个皇帝从来没当的这么繁忙过。

但这或许才是对的,这让他也无比的充实。

“臣下以为,陛下还是早日返回泗阳的好。”

江宁蕴颇为正式地低头说道:

“陛下既已借仙礼登基,国不可一日无君,海州此时还远远称不上是安全,并且……”

她略微停顿了一下,补充道:

“并且,奥利玛公主已经在泗阳候您半个月有余了。”

嘶……

韩东文脑袋一大,似乎确实是在某个时候有某个人给自己说过,奥利玛来了个公主,好像还是奔着姻亲来的?

“好,那做一下准备,朕明日朝后去抚慰百姓,可以将回泗阳之事提上日程了。”

“是,那么这是法司初步统计的海州失踪或罹难百姓名录,臣下告退了。”

江宁蕴拿出一本册子,放在身前,恭敬地起身行礼,面对着韩东文,退出了大殿。

殿内又只剩他一人。

韩东文看着那本放在地上的册子,那本名册与他所坐的龙椅之间,隔着高高的、辉煌的台阶。

这台阶便是“陛”。

陛下陛下,说的并非韩东文,而是作为臣子,作为普通的人,他们无法与高高在上的尊贵帝王直接对话。

于是便只能望着这高高的、辉煌的台阶之下。

于是他们只能同“陛下”说话,以乞天听。

韩东文没有唤小红豆来,他站起身,缓慢地一步一步走下了这台阶,拾起了那本名册,回头有些怅然地看着自己方才落座的椅子。

那椅子是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