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3章 尚书秦钟彬(1 / 2)

一品权相 晓阳高 2105 字 2022-09-01

右丞相府暂时还没来得及开,太子刘静全面带路,先去吏部。

吏部尚书秦钟彬是正二品的大员,在朝堂也是位高权重,另外有左右侍郎各一人,为正三品的大员。左侍郎简新蓝,四十五岁,正值中年,年富力强,前途似锦。右侍郎高詹远,如今才四十一岁,显得魁武。

除了这三为正副部长外,还有郎中、主事,下属有对应的吏科,有督给事中和给事中等职位,更有各个领导之下的属员、办事员等等。韩新勇就在吏科,任左给事中一职,负责对官员们进行考评、升迁等工作。

太子刘静带头,说要去吏部一坐,为了向杨盛文和朱子善两人请教国事,实际上也是为杨盛文在张目,更为了让朝堂上下,认清目前的形势。太子监国对于整个朝堂而言,实际上也是一认知统属的过程。

意味着过一段时间,太子刘静会接承大统,坐上大宝。

今天是第一天,太子刘静虽然病体缠身,但他也会坚持着让更多人对他有信心。

吏部这边先一步得知消息,所有的人都到吏部外迎候。不仅是太子刘静、还有杨盛文这个右相,朱子善虽说暂时不再负责吏部的工作,可也是吏部的上级领导。

秦钟彬一路陪着三个人,跟在后面。太子刘静也是做足了姿态,让看到的人都觉得太子谦逊有礼。

刘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,确实一直都是如此,这也是多年前,京都人对太子就很看好,但几年前生病,被下毒,生死边缘挣扎,不能出府,才逐渐将太子刘静的形象淡化。而今年太子北地督军,为国立功,使得人们对太子的看法有所提升。

吏部今天的姿态,也是做得好,这也是必须的。权力更迭,谁要是不能适应新的状况,必然会被踢出局外,到时候悔之莫及。

一行人进吏部,这样的消息也在一时间传开,至于更多细节,也传得惟妙惟肖。京都人对于杨盛文是有好感的,至少,他在右相职位期间,北地鞑子不敢侵边。

杨盛文还是儒林领袖,精神丰碑,被贬斥荆蛮楚地六年,人们依旧不会忘记这位曾经的右相。而杨盛文回京二十多天,一直都没见到文昭帝,大家不敢妄议皇上,可心里对右相的遭遇是同情的。

得知右相官复原职,当然为他高兴,也使得杨盛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提升起来。

杨家、韩家和张洪庭等人,得知消息,当然开心。韩立仁等在太子府,兴奋之色,难以压抑。

韩新勇在吏科,听到杨盛文主抓吏部工作,自然很高兴。以后在吏部工作,至少不会受到朱子善的人压制。知道杨盛文为人耿直,只看工作业绩和能力,不会因为两家姻亲关系而特别照顾,韩新勇觉得自己在能力上是没问题的,只要没有人专一压制,做出业绩来,又有何难?

等在人群中,果然见到了太子刘静、杨盛文等人,在尚书秦钟彬陪同下到来,太子刘静还跟众人招呼一下,又将文昭帝所说的职权分派申明一番,才进秦钟彬的办公室。

韩新勇等领导们进了办公室,才退回自己办公室。虽说韩新勇调任吏科的时间不长,可作为吏科的给事中,权力可不小。自然有听命于他的办事人员和专职跑腿人员。

叫一个人,嘱咐他转们往杨家跑一趟,将杨盛文恢复右相的好消息传回杨家,以便杨家那边有所准备。

太子刘静监国,对太子府的成员而言,意味着什么。这也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改变,自家老爸是太子府的文华殿大学士,以后肯定会参与国事的处理,即使暂时没有决策权,但逐渐熟悉国事之后,太子上位,韩家的地位和职权,肯定有巨大的提升。

大哥韩泉作为排名前二十的进士,士林中的地位不低,可一直在编修的职位上,过一段时间,自己谋图一番,也得让大哥挪一挪位子。

形势一片大好,韩新勇同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