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6章 三部表态(1 / 2)

一品权相 晓阳高 143 字 2022-09-01

五个人,很快聚齐。随后,在韩新勇带领下,直奔右丞相府。对于韩新勇职位朝堂大人、要人,孙晓君等人自然认识,小心翼翼地奉承着。

对于孙晓君他们实习的表现,自然是各部门的主管领导来写结论,但下一步的分工,进入哪一部门任事,面前这位吏科要员却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
除非某些人确实在朝中有过硬的关系,或者有前辈照护,或可提前确定实习之后的去向,不然,吏科的分派就有很关键的作用。

孙晓君他们小媳妇一样,进右丞相府,也不敢随意走动。对韩新勇而言,这也是他第一次进右丞相府,同样弄不明白这边的结构。

等韩新勇他们走到办公大厅,见右相果然站在这边,韩新勇忙上前,到杨盛文面前,说,“右相您好,我是韩新勇。”

“贤侄,你如今在吏科任左给事中?好好好,立仁有你们兄弟,当真是很好……”杨盛文对于韩家的情况,也是知道的。

如今,韩杨两家已经是姻亲,很多客套的话,都无需多说。

“右相,吏部调给右丞相府的人手,暂时还调不到位。小侄先带几个新进的进士来听令、跑腿……”韩新勇在杨盛文面前还是有些拘束的。

杨盛文笑着点头,“辛苦贤侄了,对了,继业他们在有一个多月,可能就回到京都。倒是委屈了玉芝……”

“世伯,玉芝自己所选,我们一家也相信她选人的眼光。”韩新勇对于这个话题,确实不想多谈,但这时候也不能不说,“继业在荆蛮楚地有杨咏石的诗名,还传回京都。

当初京都的人,不知杨咏石就是继业,很得到追捧,后来有人传出来,杨咏石就是继业,让那些人回想到继业当初在京都的另一个名号:书呆子。

不过,等继业返回京都,估计会令更多人疑惑,这还是当年的那个书呆子吗?”

“继业的事,我不过问。只是在婚姻上,我责令他尽快完婚。他倒是听了,然后,又与蛮族蛮王之女……唉……”杨盛文也是有些话不好说,谈到儿子,跟韩家人表达一下心中的亏欠,还是必要的。

“对于妹妹的婚事,世伯,韩家也不干预什么。家父在北地,得到蛮族壮士从刀口下抢回一命,这份恩情,我等做儿子的,还能说什么。”韩新勇也直白,将韩家的情况说透,免得韩杨两家心存芥蒂。

杨盛文对于北地发生的事情,并不知详情,其实,连韩立仁自己都不太明白发生什么事。得到的军功可不少,但这些军功他也没看到鞑子的人头。

韩新勇明白,杨继业的人救下父亲,确实在最危急的关头,蛮族人赶到了。稍微慢一瞬间,韩家就成为另一种结局。对此,杨继业与蛮族之间的关系,他们就能够接受了。

不多说,韩新勇将孙晓君等人带过来,特意地将垣武城出来的三个人,点明了一下。杨盛文虽不说什么,甚至连多余的表情都没有,但心中明白,这三个人是杨继业的同窗。

杨盛文看着三个人,静默一会,说,“你们几个都自我介绍一番吧。”

“右相您好,我先来吧。”孙晓君主动地往前迈一步,然后申请稍微有些紧张,但做自我介绍还是很清楚,不虚夸。

等孙晓君说后,杨盛文点头示意,孙晓君便往后退回人群。对钱儒龙示意一下,钱儒龙也知道,这时候可不能退缩,不然,右相那里可能会留下不好的印象。在杨盛文注视下,钱儒龙站出人群,进行自我介绍。

随后,是周芳,然后才是另两个人。

等五人都做了自我介绍,杨盛文看着钱儒龙说,“好了,吏部让你们暂时到右丞相府任事,那就先留下来。五个人,先几天没有分配具体事务,儒龙你负责统率之事。没问题吧。”

钱儒龙也没想会这样,当即一愣,随后说,“儒龙自当听令,请右相多指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