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九章:他们在打劫朕(2 / 5)

多万两纹银。”

顿了顿,张安世冷冷地看着陈进业道:“这其中的事,你这做县令,会不清楚?”

陈进业脸色铁青,期期艾艾地道:“此三四户,乃本县大户。”

张安世冷声道:“你既知他们是大户,为何还要如此高价购置他们的土地?”

陈进业道:“铁轨所途径的路线,便是在他们的土地上经过,他们的土地又多,根本无法绕道,下官当初也屡屡请他们来县中磋商,可他们不为所动,开的价码……极高,可铁路司,又催促赶紧购置土地……”

张安世厉声道:“你别忘了,你是县令。”

“下官不是灭门破家的县令!”陈进业回答得中气十足。

这话……说出来时,竟颇有几分道德上的优越感。

听得张安世再次目瞪口呆。

倒是一旁的文吏,眼看着自家的县令,似乎触怒了上官,便立即道:“请上官们明鉴,就算我家县令当真要强买,也买不成。这三四家,俱为本县大族,不说其他,单说本县王氏,他家便出过两个进士,三个举人,其中有入朝官拜少卿的,也有不少在别处担任知府、县令等职,家中姻亲,也遍布本地,即便想要强买,只怕县老爷刚刚下决心,那一边,便有人要教县令罢官了。”

他顿了顿,这文吏显然比陈进业要圆融得多,继续道:“即便没有这些,这些都是本地的大族,一旦闹将起来,他们族人多,又在本地经营百年,我家县令从外地来此做官不过区区两年,哪怕是扇风点火,也要教这县里闹出乱子来。一旦出了乱子,朝廷第一个拿问的便是陈县令。”

“再者说了,这些土地,本就是他们所有,他们开多少价,即便是狮子大开口,可情理上,他们卖地开什么价,是他们的事,哪有平价购地不成,竟要喊打喊杀的道理?县令为了此事,已是殚精竭虑,每日都睡不好,现在铁路修建所需的七八成土地还未购置,照着这个价码,只怕再有百万两纹银,也未必能全部购下来,为了修这铁路,陈县令已经许多日子吃不下睡不下了。”

他说得情真意切。

朱棣却只觉得可笑之极。

而张安世心里也只有一个大写的服字。

都说我张安世会赚钱,现在才知,论挣钱,还是这些地头蛇厉害。

陈进业这时咬了咬牙道:“下官自知自己办事不利,可今日上差既在,下官有些话,就不得不说了,朝廷修这铁路,实在是误国误民,本是太平无事,可铁路一修,何止本县,便是江西南昌、九江两府,还有铁路所经六县,哪一个不是闹的百姓怨声载道?两府已发了三百万多两纹银的公债,这些债务……都需偿还利息,还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够还清,这官府的赋税,便是一百年,也不足以偿还。”

“更遑论,为了修这铁路,又大肆征用徭役,百姓们务农,本已辛劳,如今却不得不强征起来。耗费了民力,浪费了无数钱粮,结果如何?”

张安世冷笑道:“可为何太平府修建了铁路,却是百业兴旺,军民百姓安居乐业?”

“太平府发生什么,下官不知道,下官只知在此地,这铁路行不通。”

张安世便道:“你难道就没有想到,这是你无能的缘故吗?”

陈进业的脸色顿时苍白,一时之间,竟哑口无言,他终究摇摇头,垂下脑袋去。

朱棣这时,却冷冷道:“查,彻查此二人所言,是否查有实据。”

他没有再多说什么,而是直接落座。

朱棣只默默地端坐在厅中,完全没有心思去理会这陈进业。

某种程度而言,他心里生出不妙的感觉。

他甚至隐隐希望,这是陈进业无能,或者是他贪赃枉法,才导致今日的结果。

若只是无能,是贪赃枉法,那么问题就好解决,这铁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