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2章 多重手段(1 / 2)

在场的大臣当中,还有一些是隋朝旧臣,他们当然清楚,当年大隋是什么情况。

如果大唐的形式这样一步步恶劣下去,真的有可能越来越遭!

无数百姓流离失所,甚至是发生吃人的惨剧都是有可能的!

“陛下,咱们可千万要慎重啊,大唐虽然在您的治理下,已经呈现出盛世之相,但是守业更比创业难,隋朝当年何等兴盛,尚且二世而亡,这个教训一定要汲取。”

李世民点了点头,道:“各位爱卿,你们可有什么好的办法,让大唐安然度过这次灾情?”

群臣闻言,却是立马都沉默了。

让他们侃侃而谈,洋洋洒洒地演讲可以,但是真要找出好的办法,却是一个个都退缩了。

“陛下,这件事情我们也束手无策,根本就无从下手啊,这毕竟是天灾,不是人力能够阻挡的。”

“陛下应该下罪己诏,上天降下这么多天灾,这都是预示着天子不仁,如果再不罪己,恐怕还会有更大的祸患。”

听到这话,李世民脸色不由得微微有些难看。

“罪己?雪灾还有水灾,都是气候变化所致,与人何干?尔等不可信口雌黄,否则,当谋逆论处。”

李世民冷声道。

听到这话,众大臣脸色微微一变,稍稍收敛了一些。

“陛下,就算这些只是天灾人祸,可是,咱们该如何处置?这件事终究是要处理的,总不能等着灾情到来,咱们应该提前做好防范。”

李世民点头道:“各位爱卿如果没有好的办法,朕这儿倒是有个办法,你们不妨听一听,看看是否合适。”

众大臣闻言,不由得面面相觑,没想到李世民这次竟然有办法,他不是一向喜欢让所有大臣都一通,然后他来做最后总结的吗?

“陛下有什么办法,微臣倒是有兴,想要了解一二。”

“是啊陛下,您有什么高见,微臣也是好奇得很。”

“陛下去了一趟平遥县城,不定真的有办法了,那位刘大人可是一个能人啊,不定能够给陛下一些好的建议。”

“我觉得你们都得不错,这位刘大人绝对是有大才,肯定能够解决干旱的问题,要不然,他不是辜负了陛下的厚爱?”

“这个年轻,肯定给了陛下一些主意,至于能不能成,这个就不好了,不过看陛下这表现,八九是有点眉目。”

李世民看着这些大臣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劲,脸上就忍不住想要骂人。

他们这是巴不得李世民点馊点子,他们好借机嘲讽一番,他们这是把别人都想的跟他们一样了。

“朕还真的有点想法,这次去平遥县城,有点心得,治理干旱,有长久的办法,也有应急的办法,你们想要什么办法?”

李世民胸有成竹地对群臣问道。

看到李世民的态度,群臣顿时有点摸不清了:“陛下,短期办法是什么,长期办法又是什么?”

“短期办法是,用车将水大量地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地区,首先保证当地的百姓不缺水。”

“当然,取水要就近进行,避免费时费力,事倍功半。”

“至于当地的土地,能调水灌溉的就尽量调水,尽量避免粮食因为干旱而欠收。”

群臣闻言,不由得都瞪大了眼睛:“陛下,您这个办法如果能做成的话,那当然能解决很多问题,可是要调水,那得多大的工作量,调到缺水地区的水可谓是杯水车薪,真的能起到效果吗?”

“对啊陛下,这样做劳民伤财,而且还起不到多少效果,干旱缺水地区面积太大了,外圈的还好,可以就近取水,可是干旱核心地区呢?”

“老臣觉得,咱们讨论的重点好像错了,用马车,牛车,驴车之类的拉车,就算一起出动,又能拉多少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