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2章:奉旨征粮(1 / 2)

青州。

张家府宅。

古朴院落,青竹翠绿,石砌桌椅上,张贤手握《论语》,背靠竹屋,举杯酌。

克己复礼四个古篆大字,苍劲有力,悬于竹屋门梁,文人气息浓郁,俨然那一派大儒之风。

急忙的脚步踏上石铺路,匆匆向着石桌而来。

“张老,出事了!”

人尚未到,声音已至。

放下手中书卷,张贤抬起眼,看向来者,等着下文。

来者四十来岁,一身素色儒袍,匆匆走到桌前,

皱着眉头,行色匆匆急忙道。

“张老,门外一老头求见,是在投在咱们儒家的学士乃是他儿子,被官府羁押了!”

张贤听罢,眉头骤然皱起,追问道。

“因何事而起?”

男子回应道。

“去年收成欠佳,今年谷种匮乏,官府去催收税粮不成,他儿子便带人围了官府。”

“却不曾想官府,不为民做主,反倒将他儿子关押起来了!”

大掌轰然拍下,石桌隐隐震动,满杯酒酿摇晃中溢出几滴,铺洒在石桌上。

张贤按在石桌上的大手,青筋暴起,怒喝道。

“岂有此理!官不为民,暴力关押,此为不仁!”

“缉拿学士,他将我青州儒家放在何处?”

“走!带老夫前去讨要法!”

张贤本是儒家之后,随着国泰民安的贞观盛世,青州之地渐渐形成一股尊孔朝孟之风。

不少周围州县的文人学士,纷纷云集张府。

作为儒家代表的张贤,府门大开,迎宾纳客。

这两年间,张府门庭若市,学者过万,迅速成为青州一支不可觑的势力。

隐隐之中,青州的官府也对张府有所忌惮,轻易不会招惹。

官府示弱,这无疑更是让张贤壮了胆,只要占理,便定会与官府据理力争。

两人共乘马车,驱车前往州郡官府。

青州官府中,大唐朝中派遣的调查此事的陈仓,静坐在府衙内,面色铁青,一言不发。

身侧案几另一头,青州刺史赵利民,唯唯诺诺,头冒冷汗。

殿堂上,跪着一批府衙中为官的下属,各个噤若寒蝉,伏在地上,不敢抬头。

赵利民哆嗦着手,推着案几上的热茶地了过去,道。

“陈大人,请……请用茶。”

这位陈仓,赵利民可得罪不起,官从户部侍郎,官居从二品。

常言道,官高一品压死人。

更何况这高的还不是一品两品!

陈仓冷哼一声,不看赵利民一眼,道。

“闹事那人,所谓何事?”

听见陈仓问起,赵利民心中一紧。

那人正是张老头的儿子,事出不巧,闹事之时恰逢这位朝堂命官到来。

一向爱民如子的赵利民才不得已,将张老头之子押入牢狱。

虽是因没有余粮才闹得事,但此番被陈仓问起,赵利民也不敢讲实情。

一边是皇城高官,一边是势力根系庞大的大儒世家。

哪一边都得罪不起,眼下,只有走一步看一步。

赵利民咽下唾沫,讪讪一笑,道。

“乃是一点摩擦,本官定会处理得当。”

“不劳烦陈大人费心。”

自始至终,陈仓面如寒霜,就算是这赵利民热脸贴上来,依旧无动于衷。

完全一副公事公办,毫不领情的模样。

赵利民觍着个脸,陪着笑,微微颤抖的手,推着案几上的热茶,递了过去。

“陈大人,请用茶。”

啪。

大掌拍下,震的茶杯盖子叮咣作响,温热茶水四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