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4章:最后战役(1 / 2)

头疼!

看着大殿上多起来的武将们,唐王只觉头大。

大唐能臣如云,武将济济。

可这大战除了唐昊的主帅位置,无人敢去撼动外。各位将领似乎都有着自己的理由,请求出战。

三军之中,出征的职位就那么多,一时间多出人员,要如何安排,确实成了问题。

挥挥手示意那些半跪大殿的人们起身,唐王笑盈盈的扫视一眼诸位战将,满意的拍拍手。

“诸位将领,不分老幼皆有征战之心,足以见得咱们大唐兵锋强盛。”

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新将锐不可当,不甘人后,着实让朕高兴。”

“不过这弹丸之地,承受不了这么多大唐勇武将领,这该如何是好?”

唐王定然清楚,这些武将们心中所想,也明白这一战对于新将武将的含义所在。

缓缓从龙椅上站立起来,威严的身躯缓缓在大殿首位上踱步。

“高句丽一直是朕心头的一块心病,旧壤不收,难平众将心中愤恨!”

“可那高句丽并非任人拿捏的软蛋,西南海岸十里栅栏,防范海绵。辽东之地,千里绵延长城,易守难攻。城郭之内,丈厚的城墙高耸,护城河水深河宽,三大城池更像是一个铁桶一般。”

“要想攻伐这样的城池,单凭着勇武可是不行!”

饱含睿智光芒的眼眸在这些请战的武将身上游荡,似在提醒,又似在考验。

或许是先前的抢功心切,亦或许是那些年轻武将被老一辈的精神所感化。

此番静下心来之时,方才注意到了这一点。

长孙无忌看了一眼殿中拧眉沉思的将士,缓缓走出文臣队列,坦言道。

“老夫听闻高句丽全民皆兵,更是在国中掀起一波征兵热潮。”

“在盖苏文的铁血政策下,麾下众将征战热情高涨,重将铁岭更是巧舌如簧,价格大唐的形象完全颠倒,引发名族仇恨。”

话音刚落,高士廉缓步走上大殿,微微点头。

“长孙大人所言不假,盖苏文如今成了高句丽人们心中领袖一般的人物,群众呼声震天,威望显赫。”

“再者,高句丽如今的征兵年龄再度下调,十五六本是无忧无虑的年岁,如今却能向战士一般,拿起枪矛嫁入战场。”

“更有甚者,虚报年岁,十三四岁体格健壮的孩童,也有征兵入伍的迹象。”

十三四岁!

请命的战将们脸上一片惊愕。

这在大唐不过是读书识字的年岁,可在这样的年岁,远在东北角的孩子,却拿起兵戈利刃,保家卫国。

程知节听罢此话,面容微微变色。

“这……这简直是搭上了国家的前程!”

“若是遇到那些弱冠年岁的士卒尚且还好,这般大的孩子怎么能让咱们的士卒下得去手来?”

尉迟敬德一双浓眉竖起,瞪着个铜铃大眼,嘶吼道。

“怎的!孩子是他们不顾性命派遣上战场的,与我大唐何干?”

“拿起兵刃,他们便和这些将士一般无二,老夫手中的大刀可是不问年华的!”

“倘若只顾这些所谓的正道,难不成咱们士卒要放下兵刃,伸长脖子让他们捅上几个透明窟窿不成?”

一声冷哼自这个老将鼻腔中发出,败了一眼程知节。

“这般来,那高句丽派遣些妇孺老妪来,这仗还打不打?”

“咱们还要跪地求饶不成。”

这两句话,只让程知节面红耳赤,无以应答。

一声爽朗笑声化解了此时的尴尬,高士廉望向争执的两人,笑道。

“尉迟将军切莫动怒,虽是残忍,但话语在理。”

“战场,本就是人杀人。都是提着脑袋先前冲的买卖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