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八章 贝多芬《克莱采》(中)(2 / 2)

清楚。

但沈武寰却感觉的到,她每一个三十二分音符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抢拍出现。

这就是她厉害的地方。

大脑和耳朵的高度统一,造就了一个神一般的演奏者。

她并不会以作曲家的身份为傲,她至始至终都是一名演奏者。

演奏者就应该对售出去的票负责,每次的演出,人们看到的都将是最强的自己。

这就足够了!

李芸熙的钢琴伴奏在这片刻彻底成为了陪衬。

虽然在旋律上并不是刻意这样设计的,但沈武寰实在太出色了。

无论是什么样的曲子,无论是和谁在一起演奏,她永远是最耀眼的那一个!

李芸熙可不会和沈武寰因为这样的事情生气。

沈武寰越强,给她展现出来的视野就越宽广。

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成功的基础。

可这远远没有在巨人的身边和巨人共同成长来的快速!

李芸熙为沈武寰的一切骄傲!

接下来的第三变奏却完不同。

这是一段对主题旋律作出了明显变化。

整个变奏的乐段从钢琴的变调开始,变化为f小调,接着钢琴进入,随后转为c小调,最后回归到f小调上,期间,钢琴和小提琴加入了大量的十六分音符半音经过音。

整段变奏完可以看做是一首小型的奏鸣曲。

曲子宁静安详,时而又有着娇俏的经过音袭来。

这里沈武寰并没有延续之前的疯狂,转而由李芸熙接管了主旋律。

钢琴在这段演奏中的变化可以说丰富的喜人。

这更加的解释了观众们心中的疑惑。

李芸熙身为一位独奏家,为什么要为沈武寰做伴奏?

因为这首曲子两件乐器根本不分主次。

随着第四变奏的来临,调性从f小调上转回f大调。

三十二分音符的和旋分解成为了主要的伴奏。

整体旋律在前几次变奏的基础上变的更加细致。

音乐的感觉却延续了第三变奏的舒缓。

从中断开始钢琴和小提琴便舒缓的交相呼应起来,仿佛情人之间倾诉心肠般的给人一种静怡之感。

在这样的气氛之中,整个乐章缓缓步入了尾声。

&n小调,逐渐过渡到f大调上。

似是将前面的各个变奏做出一个总结!

在这样优雅的旋律下,所有人都醉心于旋律之中。

在这尾声之中,漂亮的合奏渐渐的回归向主题。

主题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再次得到了彰显。

加农炮的神力,再次得到了开放性的展示!

施坦威的音色也绝不会逊色多少。

清脆的声响在这一刻,完美的重叠在一起。

这一乐章音符数极少,几乎只有第一乐章的一半左右。

可给观众们带来的感觉却一点不比先前的差!

甚至,更加震撼!

而接下来,沈武寰甚至没有停顿,马上开始了第三乐章的演奏。

她都不需要调整情绪的吗?